在飞机上,海上航行的船只,它就像一枚小小的邮票。“让飞机稳稳地降落在‘邮票’上,对于飞行员来讲,如同在刀尖上舞蹈,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托举刀尖的人。”李媛说。为了使中国航母尽早装备上这一关键设备,一年365天里,有160多天李媛都在外地某小城做试验,而该场地一边是试飞跑道,一边还在施工,粉尘弥漫、泥泞不堪、停电频繁。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里奔跑、行走是常事。
李媛经常在船上做各种试验并收集数据。船上生活条件艰苦,女同志的日常工作生活更为不便。李媛丝毫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,她和男同志一样在狭窄楼梯和通道内爬上爬下左右穿梭、在风急浪高的舷侧系着安全带穿着救生衣检查甲板设备。李媛始终知难而进、永不服输,凭着满腔的赤诚,凭着过硬的技术和顽强的意志,完成了每一项试验任务,积累了宝贵的试验数据。
工程进入试验阶段后,李媛带领团队曾在试验场连续工作150多天。由于装置的试验时间提前,而土建工程却仍处于施工状态,现场粉尘弥漫、停电频繁。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提前进行试验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但李媛带领团队起早贪黑,避开施工高峰和用电高峰,见缝插针,在别人不工作的时间里抓紧安装调试。往往是清晨六点钟就赶往山上试验场,晚上十一二点摸黑回住处。在她的带领下,最终在计划的时间内顺利的完成了单机恢复任务,确保了一个个关键的工程节点。



在数年奋战后,不依靠“洋拐棍”,李媛与团队最终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难题,完成了从科研到装备的研制,填补该项领域国内空白,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,成功地将“中国创造”铭刻在了亲手研制的装置上。
通过全面的陆上、海上试验考核,装置得到了各方的认可,大家亲切的称它为“阿拉丁神灯。
2012年11月23日,5名飞行员们成功完成了辽宁舰的首批起飞与着舰,成为海军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,是国防建设史上重要里程碑。这大大缩短了我们与强国海军的差距,实现了从“望尘莫及”到“望其项背”再到“弯道超车”,为我军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增添筹码。李媛也践行了强军梦、中国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