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故事02

2007年,在各部门的齐心协力下,蛟龙号成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,准备投入海上试验。由于对蛟龙号具体操作的熟悉、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,叶聪当之无愧成为蛟龙号的试航员。叶聪第一次驾驶“蛟龙号”做水面测试就被给了“当头一棒”。当时,为了检验通讯能力,首次将“蛟龙号”与母船连接的缆绳解开。不料,通讯信号接收不稳,对讲机瞬间“失声”。一贯沉着冷静的叶聪心里也咯噔了一下,但随即静下心,一丝不苟地完成相关检测项目,两小时后,通讯恢复,“蛟龙号”顺利返航。
这种惊心动魄的时刻并不少见,其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是:在“蛟龙号”3000米级海试期间,潜水器一到2000米就出现报警,如果按照安全手册操作就应该立即上浮,但这样就无法拿到足够的故障参数。于是他们商量后决定,在甲板上做好充分的准备,水下如果遇到这种情况,可以适当延长一些实验时间,努力关注每一个现场的数据。正是通过争取的这段时间,她们最终如愿解决了故障,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据。
